325芯片是一款面向中端物联网与边缘计算场景的高集成度系统级芯片(SoC),凭借低功耗、多模连接及强算力特性,广泛应用于智能表计、工业物联网、车载终端等领域,为设备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与通信能力,其设计平衡了性能与成本,满足长续航、高可靠性的物联网设备需求。
技术规格
325芯片的核心参数通过先进制程与架构优化实现多场景适配,关键规格如下表所示:
参数项 | 具体数值/规格 |
---|---|
制程工艺 | 12nm FinFET |
CPU架构 | 4×Cortex-A55@1.5GHz + 4×Cortex-A53@1.2GHz(八核) |
GPU型号 | Mali-G52 MP2@800MHz |
AI算力 | 2TOPS@INT8 |
网络支持 | 5G NSA/SA(Sub-6GHz n41/n78/n79)、4G LTE Cat.12、Wi-Fi 5 802.11ac、蓝牙5.2 |
存储支持 | LPDDR4x@1600MHz、eMMC 5.1 |
功耗 | 待机模式<5mA、满负荷工作<3W |
封装方式 | LGA 10mm×10mm |
核心特性
-
低功耗设计
采用12nm制程与动态调频技术,结合多级电源管理单元(PMU),在智能表计等场景下可实现10年+电池续航,在智能水表中,通过休眠模式下<5mA的功耗与周期性唤醒机制,显著降低电池更换频率。 -
多模网络融合
集成5G基带与Wi-Fi/蓝牙模块,支持无缝网络切换,在工业物联网场景中,设备可在厂房内通过Wi-Fi 5进行本地数据传输,移动至室外时自动切换至5G网络,确保连接稳定性,切换延迟<50ms。 -
边缘计算能力
内置专用AI加速单元(NPU),支持本地化数据处理,工业振动传感器可实时采集设备振动数据,通过芯片本地运行轻量级AI模型(如CNN),完成故障特征提取与预警,减少云端交互延迟,响应时间<100ms。 -
硬件级安全
集成TEE(可信执行环境)与加密引擎,支持AES/SHA-256、RSA-2048等算法,保障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,在车载终端(T-Box)中,可对车辆定位数据、控制指令进行加密处理,满足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。
应用场景
- 智能表计:水/电/气表通过5G远程抄表,结合低功耗特性实现10年+续航,数据传输成功率>99.9%。
- 工业物联网: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、工业传感器利用边缘计算能力实时监测设备状态,故障预警准确率提升30%。
- 智能穿戴:健康手表通过小尺寸封装与低功耗设计,支持连续心率监测、睡眠分析,续航达7天。
- 车载终端:T-Box依托5G连接与安全加密,实现车辆远程控制(如空调预热)、OTA升级,响应延迟<1s。
优势分析
对比同类中端物联网芯片,325芯片在集成度、功耗与算力上表现突出:集成度方面,整合基带、CPU、GPU、NPU等模块,减少外围电路成本,整体方案BOM成本降低15%;功耗控制上,12nm制程与动态调频技术使满负荷功耗比同级别产品低20%;AI算力达1.2TOPS,可支持轻量级AI模型(如MobileNetV2)本地部署,满足边缘侧智能化需求。
FAQs
问题1:325芯片与同系列前代产品相比有哪些升级?
前代323芯片采用14nm制程,AI算力0.8TOPS,仅支持4G网络;325芯片升级至12nm制程,AI算力提升至1.2TOPS,新增5G Sub-6GHz频段支持,GPU性能提升30%(Mali-G52 MP2 vs G51 MP4),功耗降低15%,封装尺寸减小15%,更适合小型化物联网设备。
问题2:325芯片是否适合消费级智能穿戴设备?
适合,其LGA 10mm×10mm小尺寸封装可适配智能手表、手环等紧凑设备;待机功耗<5mA,搭配200mAh电池可实现7天+续航;支持蓝牙5.2与Wi-Fi 5,满足与手机、耳机等设备连接需求;内置NPU可支持本地健康数据分析(如心率异常监测、睡眠分期),兼顾性能与功耗,是消费级智能穿戴的理想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