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20芯片正式亮相,其核心技术优势与市场竞争力究竟如何?

tjadmin
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
位置: 首页 芯片制造 正文

骁龙620芯片是高通(Qualcomm)在2015年下半年推出的一款中端移动处理器,型号为MSM8952,旨在平衡性能与功耗,满足当时主流智能手机对日常使用、轻度娱乐及多任务处理的需求,作为骁龙6系列的迭代产品,它替代了前代骁龙615/616,解决了部分中端芯片在发热和性能调度上的不足,成为2016-2017年中端机型的重要选择之一。

620芯片

核心参数与架构设计

骁龙620采用了当时中端芯片主流的“big.LITTLE”大小核架构,具体配置为4颗高性能Cortex-A72大核+4颗低功耗Cortex-A53小核,通过异构计算实现性能与能效的平衡,其核心参数如下表所示:

参数项 具体规格
CPU架构 4×Cortex-A72@1.8GHz + 4×Cortex-A53@1.2GHz(big.LITTLE架构,支持HMP同步多核)
GPU Adreno 510图形处理器,支持OpenGL ES 3.1+、OpenCL 2.0、Vulkan API
制程工艺 28nm LP(低功耗)工艺
内存支持 LPDDR3 933MHz,最大支持4GB RAM;双通道内存控制器
存储支持 eMMC 5.1,支持UFS 2.0(部分机型适配)
网络制式 LTE Cat.6(下行300Mbps/上行50Mbps),支持全网通(CDMA/GSM/WCDMA/TD-LTE/FDD-LTE)
多媒体能力 最高支持2100万像素单摄或双1300万像素双摄;4K视频录制@30fps,1080P@60fps播放
屏幕支持 最高支持QHD(2560×1440)分辨率,但实际机型多搭载1080P屏幕
其他特性 Quick Charge 3.0快充技术(0-80%约35分钟)、USB 3.0接口、蓝牙4.1、Wi-Fi 802.11ac

性能表现:中端市场的“均衡选手”

CPU性能:大小核协同提升多任务效率

Cortex-A72大核的加入是骁龙620相比前代骁龙615(8核A53)的核心升级,A72架构的IPC(每时钟周期指令数)比A53提升约50%,单核性能显著增强,日常应用启动(如微信、淘宝)和轻负载任务(如网页浏览、视频播放)响应更快,多核方面,8核心设计支持HMP(异构多处理),可根据任务需求动态调度大小核,例如后台下载时启用A53小核省电,玩游戏时激活A72大核保证流畅性,安兔兔V6跑分约6.5万分,Geekbench 4单核约1500分、多核约5200分,处于2016年中端芯片主流水平,略高于联发科Helio P10,低于骁龙650(A72主频更高)。

GPU性能:满足轻度游戏与高清视频

Adreno 510 GPU是高通中端芯片的“常青树”,相比前代Adreno 405,图形性能提升约40%,支持Vulkan API(可提升游戏渲染效率),在《王者荣耀》等主流游戏中,1080P分辨率、中画质下可稳定30fps左右,高画质需降低部分特效;视频方面,硬解4K@30fps视频无压力,支持H.265/VP9编码,播放高清视频时功耗控制较好。

功耗与散热:28nm工艺的“妥协与优化”

受限于28nm工艺(同期高端芯片已采用16/14nm),骁龙620在高负载(如长时间游戏)时发热较明显,机身温度可能达到40-45℃,需依赖机型的散热设计(如金属边框、石墨贴片),但通过大小核调度和Adreno 510的能效优化,日常使用(如社交、刷视频)功耗较低,3000mAh电池机型可满足一天续航,配合Quick Charge 3.0快充,缓解了续航焦虑。

620芯片

应用场景与市场定位

骁龙620主要面向2000-3000元价位的中端机型,典型代表包括三星Galaxy A7(2016)、OPPO R7 Plus高配版、vivo X6Plus D、小米4S等,这些机型普遍主打“均衡体验”:

  • 日常使用:多任务切换流畅,8核CPU应对微信、支付宝等常用应用无压力;
  • 影像能力:支持双摄(部分机型)和2100万像素单摄,满足日常拍照需求;
  • 娱乐体验:1080P屏幕+Adreno 510 GPU,可流畅播放在线视频,轻度游戏体验尚可;
  • 网络与续航:全网通+快充,符合当时用户对“长续航+高速网络”的需求。

市场影响与后续迭代

骁龙620的推出标志着高通中端芯片从“追求数量(8核低频)”转向“注重效率(大小核高性能)”,为后续骁龙625/630的“神U”地位奠定基础,其市场竞品主要包括联发科Helio P10(8核A53,GPU Mali-T860)和华为海思Kirin 650(8核A53,GPU Mali-T830),骁龙620凭借更强的CPU/GPU性能和更成熟的基带(全网通)占据优势。

随着14nm工艺普及,2016年底高通推出骁龙625(8核A53,14nm),以更低功耗和更稳定的性能取代骁龙620,成为中端市场新标杆,此后,骁龙6系列逐步迭代至660、670、778G等,但骁龙620作为“大小核中端先行者”,在平衡性能与成本上的探索仍具有行业意义。

相关问答FAQs

问题1:骁龙620和骁龙625哪个更值得选择?
解答:两者定位中端,但核心差异在于工艺和架构,骁龙620采用28nm工艺+4xA72+4xA53,单核性能略强(A72架构优势),适合轻度性能需求;骁龙625采用14nm工艺+8xA53,功耗控制更优(续航强20%以上),且支持LPDDR4内存,多任务和长时间使用更稳定,若注重续航和日常流畅度,骁龙625更值得选;若追求极限性价比(二手市场),骁龙620机型价格更低,但需接受发热和续航短板。

620芯片

问题2:搭载骁龙620的手机现在还能用吗?
解答:可满足基础需求,但体验受限,日常使用(微信、电话、短视频480P)基本流畅,但无法流畅运行大型应用(如《王者荣耀》高画质、新版抖音多任务),多数机型已停更系统(停留在Android 7-8),安全性和兼容性较差,建议作为备用机(接打电话、移动热点)或老年机使用,主力机需选择性能更强的芯片(如骁龙660及以上)。
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头像
单片机引脚电位的含义是什么?其影响因素与测量方法有哪些?
« 上一篇 前天
苏州顺益新半导体,未来在半导体赛道上能否实现创新突破与发展?
下一篇 » 前天
取消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

目录[+]